古筝教程

当前位置: 乐器圈 > 古筝教程 > [古筝教程] 建国以来河南流派创编筝曲概述

[古筝教程] 建国以来河南流派创编筝曲概述

时间:2015-06-02  2015-06-02  古筝教程  手机阅读

  河南筝这一流派的确立,在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诸多河南籍古筝家的不懈努力,为河南筝的继承传统、发展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二是河南有大量地方特点浓郁的演奏曲目。因此,河南筝在这两方面都是中国古筝艺术宝库中的一笔可贵财富。
     当代著名河南籍古筝家,当首推南阳的已故曹东扶先生,还有沁阳的已故王省吾先生及健在的叶县任清芝先生等。
     河南筝这一流派的演奏曲目,笔者认为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河南板头曲”为主,若干民间乐曲为辅的“传统筝曲”;二是以河南地方戏曲、曲艺及民间音乐为素材改编、创作的筝曲。这类筝曲,是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取得的丰硕成果。本文拟对这类筝曲(以下称“创编筝曲”) 作一概略阐述。

  创编筝曲的创作年代
   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河南流派(或称“河南风格”)创编筝曲中,影响较大的曲目有:
   《闹元宵》 曹东扶编曲(1956年)
   《新开板》 任清芝编曲(1956年)
   《变体孟姜女》 曹东扶编曲(60年代)
   《刘海与胡秀英》 曹东扶编曲(1957年)
   《幸福渠》 任清芝曲(1953年)
   《双迭翠》 曹东扶改编(60年代)
   《汉江韵》 乔金文、任清芝编曲(1962年)
   《河南曲牌联奏》 曹桂芬改编(1962年)
   《打雁》 丁伯苓改编(60年代)
   《大起板》 张震凡、李涛、曹桂芬改编(70年代)
   还有《幸福水》 (河南籍古筝家焦金海曲,1974年)等。
     以上所列曲目,多系笔者在所能搜集到的正式出版物中所见。由于资料不全,遗漏在所难免。这些曲目的创编时间,括号内所注应为其下限,因一般来说作者是在完成后若干时日,经认可之后才予公开发表的。

  创编筝曲的思想内容
     以上创编筝曲,在乐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方面,较之以“板头曲”为代表的传统曲目,有了很大的突破。
     “秦筝声最苦”、“铮铮有剩哀”是古代诗人对古筝音响效果(亦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客观描述,这在河南传统筝曲中不乏其例:《哭周瑜》、《叹颜回》、《思情》、《闺中怨》、乃至《和番》、《落院》等等,的确够“苦”够“哀”的了。而在建国后的创编筝曲中,最负盛名的如《闹元宵》、《幸福渠》、《幸福水》等的“新”、“闹”、“幸福”,与传统筝曲的“哭”、“叹”、“思”、“怨”形成鲜明对照。建国后,人民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朝气蓬勃。乐观向上欢度元宵节的精神面貌,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愉快劳动,你追我赶的欢腾场景,都在这些筝曲中有了很好的体现。《新开板》以其泼辣奔放的乡土气息、欢快流畅的清新格调,于1962年除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由周恩来总理主持的迎春联欢晚会上,被特意安排在子夜十二点钟声响过之后,由任清芝先生挥臂奏起,其魅力可见一斑。

  创编筝曲的素材来源
     创编筝曲的音乐素材,多来源于河南地方戏曲、曲艺、民间乐曲、民歌小调等,较之传统筝曲的音乐素材,创编筝曲的取材要广阔得多。
     筝在河南的流传和发展,与河南民间说唱音乐“河南曲子”(即“大调曲子”,又称“南阳鼓子曲”)有着不解之缘,而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大调曲子”,在其流传过程中,又于三十年代孕育出了综合性更强的舞台表演剧种——“河南曲剧”。筝作为“河南曲子”及“河南曲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既丰富了它们的表现力,也为自身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河南板头曲”即是“河南曲子”中的器乐演奏部分。河南传统筝曲多来源于“大调曲子”,存在于“大调曲子”(包括“河南曲剧”)之中。
     创编筝曲则不局限于“河南曲子”这一范围。如《闹元宵》的素材融汇了河南梆子(豫剧)、曲剧、越调以及民间吹打乐等音乐素材;《新开板》直接由河南民间乐曲《山坡羊》改编;《汉江韵》中融入了河南另一剧种“二夹弦”的素材;《变体孟姜女》是民歌《孟姜女》与河南音乐素材的结合;《打雁》在原“板头曲”的基础上,较充分地调动古筝演奏技法,写实性加强,作了大胆地突破;《幸福渠》则将河南风格的乐汇,融化于劳动节奏和铮淙流水之中;《幸福水》也在多处运用河南戏曲音乐素材,使乐曲显得通畅、深情而富有河南地方色彩。

  创编筝曲的几位主要作者
     这些创编筝曲的作者,多为河南籍古筝演奏家本人,他们既是创编者,又是演奏者;既是河南筝这一流派的继承者,又是这一流派的发扬者。还有热心于河南筝这一流派发展的专业作曲家和不少音乐工作者,也为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里仅对曹东扶、任清芝、乔金文三位,作些简略介绍。
     已故曹东扶先生编曲的《闹元宵》是曹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公认的一首艺术成就极高的好作品。曹先生深深扎根于河南民间音乐的沃土,善于吸收和运用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音乐素材,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又大胆采用新的演奏技法,使他的创编筝曲既保留了传统流派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毫无疑义,曹东扶先生是河南筝这一流派的最杰出代表和这一流派的延续——创编筝曲的开先河者。
     任清芝先生早年的古筝艺术生涯,与曹东扶先生有着不少共同之处。对河南民间说唱、戏曲音乐的透彻了解,对古筝演奏艺术的执着追求,时时涌起的强烈创作欲望,是任先生大半生的从艺之路。无论传统的或是创编的曲目,在他奏来更具豪迈与奔放,刚健与泼辣。
     在介绍任清芝先生的同时,应对河南籍作曲家乔金文同志(五、六十年代为任清芝先生所在的河南省民间歌舞团业务副团长)对创编筝曲的贡献作充分的肯定。他直接参与了由《山坡羊》到《新开板》的加工整理和《幸福渠》的构思、曲式安排,对乐曲中多处因情绪需要而作的技巧处理,都提出过很多具体建议。《汉江韵》则是由乔金文同志创作之后,经任先生演奏、润色而最后定稿的。《汉江韵》是成功的,与《闹元宵》、《河南曲牌联奏》等创编筝曲一样,它为河南筝这一流派增添了光彩。它也提示给我们:筝界呼吁更多的的乔金文式的作曲家参与其创作活动;弹筝人亦需更多地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掌握更多的创作理论并向曹东扶、任清芝等老一辈筝家那样,更多地参与创作实践。

  小结
     河南风格的创编筝曲是对河南筝这一流派的继承与发展,是河南筝这一流派的延续和有机组成部分。
     这类创编筝曲与河南传统筝曲一样,具有泼辣与细腻兼具,奔放与委婉并存的特色,并以其鲜明的地方风格、浓烈的乡土气息著称于世,深受人们喜爱。
     传统流派的演奏技法,是该流派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编筝曲很好地继承并发展了传统演奏技法。应予足够的重视、利用、开发。
     这类筝曲多创编于五、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后,此类成功的、有影响的作品已罕见,值得我辈筝人深思。
     这类筝曲,不少尚处于对原始素材的“改编”及“编曲”层次。面向未来的发展,亦值得我辈筝人深思。
     本文仅针对具有河南流派风格的创编筝曲而发,其他流派、乃至“全新”创作的筝曲,都是可供研究的好课题。未在本文议论之列。

   

「建国以来河南流派创编筝曲概述」相关文章

1. [古筝教程] 建国以来河南流派创编筝曲概述

2. [行业动态] 京剧流派创新应受重视

3. [音乐杂谈] 给你《海上花》,你能创编一首器乐曲吗

4. [连厢棍名曲] 全家福健身花棍俱乐部冯老师创编花棍舞(采茶舞曲)

5. [音乐杂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视唱练耳理论研究状况述评与分析

6. [单簧管谱] 单簧管电影主题曲谱:A Love Before Time 亘古以来的爱

7. [行业动态] 省暨哈尔滨市庆祝建国65周年交响音乐会上演

8. [二胡教程] 建国前二胡练习曲创作初探

9. [埙名曲] 火树银花 埙 曹建国

10. [板胡名曲] 豫剧《秦香莲》选段.陈 霞演唱、板胡黄建国

本文来源:https://www.yueqiquan.com/a35467.html

「建国以来河南流派创编筝曲概述」相关内容

「建国以来河南流派创编筝曲概述」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