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乐器圈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七尺白布后的演变

[行业动态] 七尺白布后的演变

时间:2015-04-13  2015-04-13  行业动态  手机阅读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艺术之一。辽南皮影戏从明末兴起,到清代鼎盛,继而流传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

  从明末初创至清中晚期鼎盛之时,辽南皮影戏在长期的表演实践过程中,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这个过程大致经过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音乐及唱腔风格近乎诵经。这一时期的辽南皮影戏既无影卷(一种连本大字体墨抄卷本,演出时置于影窗下桌子正中,以便所有演唱者观看的剧本),也无文场的器乐伴奏,只是以寺庙里常用的如木鱼、钹、撞钟、镲、磬等法器为乐器敲打简单的节奏,演唱时极似和尚诵经。

  这种演唱风格的形成与旧时皮影艺人大都是佛教信徒有着紧密的联系。皮影戏班称观音菩萨为祖师,每到一处演出,必先在下榻之所的正堂供奉观音菩萨的牌位,上书 “供奉圣宗古佛之位”,左右分书“善才、龙女”。香案及牌位摆设完毕之后,全体演职人员无一例外,都要一同跪拜于香案前,三揖三拜,并焚香5支,观音菩萨3支,善才、龙女各1支。在皮影戏的演出过程中,若恰逢剧中带有观音菩萨的桥段,当其形象出现于影窗之时,全体艺人都要脱帽肃立,以表达对“祖师”的敬畏之情。逢每年阴历二月二十九观音菩萨的诞辰,皮影艺人们更是要吃斋念佛,以示虔诚。
    

  七尺白布后的演变

  第二个阶段,音乐及唱腔风格近乎民歌联唱。这一时期的辽南皮影戏也没有影卷,但出现了像“流口”(唱词口口相传)这样的简单的演唱形式,唱腔则多采用自明代以来流传下来的民歌小调等元素,过门儿几乎一成不变。这个阶段的辽南皮影戏演出形式非常简单,多则四五人组成皮影戏班,少则1人“耍单出”,即此人手操弦、拿影,口唱调,脚缚铜器打点,便可演出。

  第三个阶段,音乐及唱腔风格基本定型为板腔体,即形成了一种具有严格节奏和固定唱腔的演唱模式。这种演唱风格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关内尤其是滦州(今滦县)、乐亭一带河北皮影戏的影响。因为关内皮影戏较辽南皮影戏而言,其起源更早、发展更久、艺术水平也更高。因此,当时的辽南皮影戏艺人们审时度势,在诸多领域都主动向关内皮影戏学习,使得辽南皮影戏在艺术水准、表现手段等层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辽南皮影戏在演出形式、演唱方式、伴奏乐器、词格、唱腔、曲牌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模式。如辽南皮影戏的演出形式比较简单,将一块长7尺左右、宽3尺左右的白布于高台支起,便可作为影窗。皮影艺人们在影窗后面演唱的同时,操纵影人活动于影窗之上。一台皮影戏需要6至8人便可演出,其中分4—“拉”“打”“拿”“贴”。“拉”是主弦(四胡)的演奏者;“打”则是司鼓;“拿”是上影,即影人的主要操纵者,也兼顾“挑影”(演出前准备人物及道具)的工作;“贴”是下影,为“拿”做辅助表演。演出过程中,参演人员分两排坐于影窗后,除四胡演奏者之外,其余人员都要分担角色参与演唱。

  由于皮影戏的影人本身不可能有面部表情的变化,加之操影者除了操纵影人的动作外,也没有其他的形体动作,所以,皮影戏在表演方面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演唱在皮影戏的表现手段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辽南皮影戏中的各色人物,根据性别、年龄、性格等因素,可划分为生、旦、净、髯、丑等行当。这些行当的演唱方式各有特点:小生的演唱要柔韧,武生的演唱要刚健,旦角的演唱整体上要求纤细而柔和,但各种旦角间也有差异。净的演唱要宽阔宏亮、粗壮浑厚。丑的演唱则要运用勾、挑、滑等方法,以达到诙谐、幽默、讽刺的效果。

「七尺白布后的演变」相关文章

1. [行业动态] 七尺白布后的演变

2. [乐理知识] 和声的演变

3. [音乐杂谈] 远古先秦音乐三:埙的演变和音阶的形成与发展

4. [音乐杂谈] 和声的演变

5. [古琴教程] 从曲目看宋代琴曲的演变

6. [乐理知识] Hip-Hop美国黑人流行摇滚音乐文化起源-发展-演变(上)

7. [考试考级] 美妙艺术演变成呆板的考级

8. [钢琴教程] 钢琴技巧的风格演变

9. [钢琴教程] 钢琴技巧的风格演变

10. [二胡教程] 二胡\\马头琴演变过程探明

本文来源:https://www.yueqiquan.com/a4999.html

「七尺白布后的演变」相关内容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