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杂谈

当前位置: 乐器圈 > 音乐杂谈 > [音乐杂谈] 致年轻的声乐爱好者

[音乐杂谈] 致年轻的声乐爱好者

时间:2015-04-20  2015-04-20  音乐杂谈  手机阅读

   

      有人类以来,就有了歌唱。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歌唱技巧形式日臻完善,形成了歌唱艺术。

      今天,我与香港年轻的声乐爱好者们,谈谈歌唱艺术中的问题;并借此机会向港九工会的同胞们表示祝贺和敬意。

      首先谈一下生活语言与歌唱语言在发音上的区别。歌唱是通过歌词与曲调来传达感情的,歌唱对人声的要求除语言方面的任务外,还要有很好完成曲调给予的任务。能高能低,能长能短,能大能小,还需要声音连贯完成的声音线条。所以这要求歌唱的发音比生活中发音的共鸣要丰富得多。因为我们人声是在各个元音延长的,所以这区别主要表现在元音的发音上,(当然歌唱时子音也要相应的夸张)。一般说,生活中元音在口腔内形成,而歌唱时元音除口腔外,更要加上口腔后部的喉咽腔与整个能带动的腔体来完成。生活中语言的扩大与美化的程度不同也就形成了从说唱、室内乐、直到舞台的歌剧演唱等各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在发声上的区别。

      我们既要改变语言的元音以利于歌唱,又要使歌唱元音清晰去接近语言,把语言艺术与音乐艺术更好的结合起来以表达歌曲的内容。

      第二,歌唱训练的特点--乐器制造。用语言传达感情是声乐的一大特点,是其它乐器所没有的。在技术训练方面,歌唱训练与一般乐器训练有很多共同处。它还有一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一般乐器是现成的,而歌唱乐器则需要我们自己创造。我们要通过艰苦的练习,把我们每人身上的呼吸、发音、共鸣(包括语言方面的)等因素协调起来,从自然状态到必然状态,在人的意志支配下,让诸生理机能得以充分发挥。

      所以我们说,歌唱训练的过程,很大部分是“乐器”制造的过程。制造和演唱这个“乐器”,可以说就是我们歌唱发声的全部内容。

      第三,要准备全心身的投入歌唱。内心有强烈的歌唱欲望,身体处于竞技状态,消除一切杂念和干扰。过分紧张和过分松垮,都会有损良好的歌唱状态。我们要从精神到肌肉都非常振奋地进入歌唱。

      第四,发音训练中也要有个整体的概念。有了上面所说的歌唱准备,呼吸就能深而不坠,喉头就放下而不压,共鸣腔就能打开而不撑,声门活动就能自如,共鸣才能充分发挥,泛音才能充分获得(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气深和位置高)。再加上自如的吐字,这些就是正确的发声状态。

      可见正确的发声,是呼吸、声门、共鸣以及语言诸因素共同协调配合而成的,他们也是相互牵制的。没有任何一个因素是在发声中单独存在的。

      发声训练也就是养成以上所谈的这些因素配合起来的良好习惯。我们的训练过程无论从呼吸入手也好,从共鸣位置入手也好,最终都应是使整个歌唱机体处于最好的歌唱状态的积累。训练过程只注意某一点和过分强调某方面而忽略整体概念,对发声训练是很不利的。

      第五,声区问题。声区是客观存在的,人声本来就有真声(声带的全振动)和伪声(声带的边缘振动)两个机能存在,恰恰是这两个因素适度的、巧妙的混合,我们才获得了宽广的音域,这音域大大超越了生活语言所需要的范围。真伪声混合的程度,是随音高的变化而变化的。音越高,伪音的成分就越多,头腔共鸣就越丰富;反之,往低音去真声就越多,腔体共鸣的成分也就越多。

      然而,不是整个歌唱音域中所有的高音都易于得到应有的真伪声平衡。较高的音伪声成分多,较低的音真声成分多,这是容易做到的。但从低到高之间的那般过度音这是难以掌握的。原因是这般音域中的每个音真伪成份在混合上的变化非常大,因此只有找到合适的比例时,才能使音区统一。这一点是初学者最不容易掌握而又必须付出相当大的精力和耐心来雕琢的。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换声区问题。

      当然,在声区问题上的说法很多,有人说一个声区,有人说两个,有人说三个。。。因为真伪声的比例从低到高的每个音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把每个音都称作声区也未尝不可。问题在于必须承认这客观存在的变化,看到真伪声的混合在每个高音上都有着适当的调整,正因为由于这样的调整,才形成了声音从低到高的一致。

      第六,歌唱技巧的运用。它与绘画中对色彩的理解和应用是相同的,掌握得越熟练,应用中选择的范围就越大,适应的能力就越强。有关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广,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但是,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寓于技巧之中,歌声因此才具有生命力,才有价值。

      技巧使内容深刻了,而内容又使技巧充实了。

      最后,必须谈及的是,歌唱不仅是文字和音符的组合,更重要的它是用来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因此,我们要歌唱者不仅要掌握完善的发声技巧,还必须具备音乐和文学及其它方面的修养,要注意生活的积累。内心越充实,表现出来的内容则越丰富。

      总的说来,从训练到演唱,就是发展一切好的、积极的因素,排除一切消极的因素,以获得一个解放了的声音。这是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初学者如此,大演唱家也是如此。

      以上星星点点地叹了些歌唱艺术中的问题,很不全面。在港很多同行和前辈们会有更精辟、更深刻的阐述。

  
   

「致年轻的声乐爱好者」相关文章

1. [音乐杂谈] 致年轻的声乐爱好者

2. [乐理知识] 致初学作曲的业余音乐爱好者

3. [乐理知识] 器乐爱好者入门基础乐理知识100问

4. [钢琴教程] 一个年轻的女钢琴家的故事

5. [吉他谱] 吉他弹唱222首超级流行歌曲谱:年轻的战场(王啸坤)

6. [吉他谱] 年轻的战场 吉他谱

7. [小提琴教程] 年轻的小提琴演奏家文格洛夫

8. [架子鼓谱] 小军鼓鼓谱之“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海滨之歌

9. [锣名曲] 粤东最年轻的锣鼓队,在普宁洪阳昆安村,后起之秀

10. [二胡名曲] 二胡独奏:《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本文来源:https://www.yueqiquan.com/a11234.html

「致年轻的声乐爱好者」相关内容

「致年轻的声乐爱好者」相关专题

其它栏目

也许您还喜欢